目前,港口煤炭实际交易价格在515元/吨左右;持续下跌的煤价早已跌破贸易企业的运营成本,并低于贸易企业盈亏平衡点以下水平。
目前,同煤集团风力发电装机容量达40万千瓦,还在加快建设吴马营风电、芮城风电等项目。2019年,电站发电量达到1.93亿度,营业收入1.53亿元。
重组漳泽电力后,同煤集团发电装机容量增加到743.8万千瓦,一跃成为山西省最大的电力集团。2019年,发电量同比增加35.94亿千瓦时,增利3.66亿元。项目以高效组件、跟踪系统、新型逆变、智能控制、模块设计、集成施工为核心,采用全球领先,光电转换效率达到17.2%以上的高效多晶硅组件,安装了新型农光互补双轴跟踪系统,把集中、组串逆变器相结合,提高了复杂场址下的发电效率。项目建成后,年发电量可达120亿千瓦时,年创产值约50亿元。受降价降费影响,2019年电力行业整体利润大幅下降,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同煤集团加大外拓市场力度,按照跑好市场,抓好现场的经营思路,全力抓好电量营销。
作为国家能源局下发的首个光伏领跑者项目,左云县贾家沟10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占地面积5017亩。从2012年的5万千瓦风电项目起步到2019年年底,同煤集团拥有新能源电厂达到33座,装机容量达205万千瓦,装机占比达到20%以上,增长了41倍,光伏装机居全省首位。二是按照59号文件要求,露天矿可以按照500万吨规模进行减量重组,但本次口头通知中,提出露天矿不在整合范围内,也就是说500万吨规模的整合不算数了。
根据2017年12月26日山西省人民政府晋政发(2017)59号文件规定:两年内60万吨以下(不含60万吨)煤矿实施减量重组,到期仍未重组的,省政府根据发展需要有序纳入去产能规划。这还不包括购投资者当初买矿时民间交易的议价(溢价)部分的巨额资金。从严把握露天煤矿减量重组,只能以现有的合法露天煤矿为保留煤矿进行重组,严格执行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等有关政策要求,并进行可行性论证,重组后煤矿能力不得小于年500万吨。以某地市一座30万吨/年煤矿为例,从买矿权至今,就陆续投入了近20亿元。
这个通知令煤矿负责人瞬间坐蜡,但是还是积极地按照新的细则去寻找符合新要求的整合煤矿,调整制定新的方案,再次将新的方案提交给相关部门。他们在担心什么?一位来山西投资煤矿多年的外省投资人称:我们绝对拥护国家和省市的减量重组行动,但是施行过程中的一些不确定因素,令他们深感不安。
另一类是井工开采模式,较露天开采投入大技术含量高,具体为前期一次性投入资金大,且一次性投入至少在10亿元以上,例如包含基建(打井掘进)投入约占总成本50%-60%,征地补偿款约1亿元,矿权收款款2-5亿元,已向政策交纳的资源价款1-2亿元,安置原矿区职工人均成本在5-10万元,年均支付在200-450万元以上。从未生产,却一直在基础建设、设施维护、人员工资保险缴纳等方面不断投入。对于类型不同的煤矿,主管部门是否可以依据各矿之间不同的差异,出台一些更新更细规则与指导意见呢?记者接触到的一些煤矿管理者投资者都是表达了这样的心愿与建议。总量千亿元的投入,投资者可以挽回多少损失?曾经投入的价款如何退还?退还周期?在目前的文件资料中均未提及
奖补方式为:煤炭企业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供应的电煤(热值在3500大卡以上)的奖励标准,从原来8元/吨提高到10元/吨。贵州盘江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如期完成调运、热值在3500大卡以上的应急存煤,按20元/吨的标准给予奖励,非应急存煤供应电煤按10元/吨的标准给予奖励。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主动发挥财政职能,支持打赢新冠肺炎阻击战,贵州省财政厅特针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电煤保供实行财政奖补。发电企业采购的高热值煤(指热值5000大卡及以上电煤)奖励标准提高,将原采购省内高热值煤补助标准由30元/吨提高到50元/吨,采购的省外高热值煤补助标准由50元/吨提高到70元/吨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主动发挥财政职能,支持打赢新冠肺炎阻击战,贵州省财政厅特针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电煤保供实行财政奖补。奖补方式为:煤炭企业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供应的电煤(热值在3500大卡以上)的奖励标准,从原来8元/吨提高到10元/吨。
发电企业采购的高热值煤(指热值5000大卡及以上电煤)奖励标准提高,将原采购省内高热值煤补助标准由30元/吨提高到50元/吨,采购的省外高热值煤补助标准由50元/吨提高到70元/吨。贵州盘江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如期完成调运、热值在3500大卡以上的应急存煤,按20元/吨的标准给予奖励,非应急存煤供应电煤按10元/吨的标准给予奖励
3月下旬内蒙古政府发布的《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2020年工作计划》中指出,2020年内蒙古计划原煤产量10亿吨左右,严格落实三区三线管控要求,编制全区煤炭开发布局规划,草原核心区不再新开煤矿,鄂尔多斯等地区合理安排开发时序和强度,全力稳定煤炭产能、产量和价格。2020年该地区计划产量仍维持在10亿吨左右,并且要稳定煤炭产能及产量,由此可以看出此次涉煤专项整治活动短期内对内蒙古地区煤炭生产的影响有限,主要还是侧重政治及生态环境保护层面。受国内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春节假期刚结束后,当地在产煤矿主要以国有大型矿井为主,部分地方大矿虽也恢复生产,但因外地煤矿工人短期内无法返岗,煤炭产量维持低位水平。前期价格上涨主要因供需短暂偏紧而造成。需求方面,目前处于动力煤传统消费淡季,电厂在高库存低耗煤的情况下对煤炭采购需求持续疲软,部分非电力企业受国际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开工率出现下滑对煤炭需求暂无支撑,预计4月份内蒙古地区煤炭供需仍将维持宽松局面,价格仍有下行压力。供应方面,从产地现在的情况来看,内蒙古倒查20年涉煤腐败问题暂未对生产端产生明显影响,现鄂尔多斯地区煤矿开工率在73%以上的偏高位水平且煤矿多维持正常运转,煤炭产量处于稳步提升的态势。
倒查涉煤腐败问题,暂未对煤炭供应造成影响内蒙古、山西、陕西为我国三大产煤大省,2019年内蒙古煤炭产量为10.35亿吨,同比增长8.5%,山西、陕西煤炭产量分别为9.71亿吨和6.34亿吨,分别同比增长6.1%和1.7%,三省区生产煤炭产量共26.40亿吨,占全国原煤产量的70.4%,而内蒙古地区是我国唯一年产量过10亿吨的省份,约占全国煤炭总产量的27.6%,如今全国最大的产煤地正在进行煤炭领域违规违法重大问题政治,能否造成煤炭产量区域性收缩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煤炭供需宽松,价格面临较大下行压力 内蒙古地区煤炭资源中66%为动力煤,主要集中在鄂尔多斯地区,以鄂尔多斯5500大卡动力煤为例,2020年一季度煤价经历了先涨后跌的过程,春节假期过后价格由322元/吨上涨至370元/吨,自3月份开始价格持续呈下行态势运行,截至4月7日当地5500大卡动力煤主流坑口含税价300元/吨,同比下跌80元/吨,跌幅21.05%。
4月15日鄂尔多斯供暖季即将结束,当地电厂用煤需求转向回落,电煤采购价格下调20-30元/吨,倒逼坑口降价,另外受北方港口煤价持续下行的传导,产地以港口发运为主的煤矿销售较差,供强需弱的背景下鄂尔多斯煤价承压下行。其中生产煤矿中,鄂尔多斯市有242处,占全区的66.85%,合计产能55220万吨/年,占全区的65.01%。
[导语] 2020年内蒙古地区开始倒查20年涉煤腐败问题,作为全国第一产煤大省,此次专项整治活动能否对煤炭生产端产生影响成为许多人关注的焦点,卓创结合当前市场现状分析认为短期之内对煤炭供应造成的影响有限。呼伦贝尔市19处,产能9605万吨/年;锡林郭勒盟16处,产能8305万吨/年;通辽市17处,产能5395万吨/年。
截至2019年6月30日,内蒙古全区共有生产煤矿362处,合计产能84935万吨/年;建设煤矿77处,建设规模为26020万吨/年,新增产能20456万吨/年。一季度内蒙古地区已经恢复正常生产建设煤矿286处,复产复工率达85.6%,其中鄂尔多斯地区煤矿开工率达73%以上,且多数煤矿维持满负荷生产,煤炭产量整体呈稳中有增的趋势。今年,内蒙古将开展煤炭资源领域违规违法问题专项整治工作,采取排查、核查、专项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2000年以来全区所有煤矿的规划立项、投资审核、资源配置、环境审核等各个环节进行全要素清查,对煤矿企业和涉煤、配煤项目的法人状况、批办手续等,做到一矿一档、一矿一清,确保煤炭资源领域问题清仓见底。进入3月份以后煤价开启下行模式,且暂无止跌的迹象。
而下游部分用煤企业经过假期对库存的消化后,多数企业煤炭库存减半,节后开启补库模式,在供需偏紧的局势下煤价顺势而涨目前印度电力需求已下滑约30%,在短期内印度煤电厂库存仍较为充足。
根据印度中央电力管理局最新发布的数据,在最近的一周里,印度煤电厂动力煤库存上涨了5.4%。标普全球普氏援引消息人士的话称,印度煤炭公司(CIL)是保障该国煤炭供应及满足电力需求的主力。
同时,标普全球普氏也援引多位印度消息人士的话称,印度国内的交通物流仍取决于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情况,在封锁情况下运输煤炭可能会给CIL带来一定挑战。据印度《经济时报》报道,印度煤炭、矿业和议会事务部长Pralhad Joshi日前强调,在印度进行全国封锁期间,将重点保障动力煤供应。
有业内人士指出,在封锁期间,由于部分工业活动停止,印度煤炭进口量预计将有所下降。印度政府将对煤炭生产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并保证煤电厂原料供应,确保能源及其他重要行业能够正常运转。沿海区域煤电厂仍能够从港口库存中获得煤炭供给,CIL将保证印度中部地区获得足够的煤炭供应以下对煤炭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3、价格趋势分析煤炭行业发展趋势分析,受原材料成本下降、技术日益成熟,产品供给不断增加,以及国外企业在华投资力度加大等条件的影响,煤炭的价格呈现下降趋势,不利于煤炭行业利润的增长。煤炭行业分析指出,在十三五的后三年因仍需有2亿吨左右的去产能任务,加之需求的继续缓慢提升,以及新能源对煤炭的替代等影响下,预计2017-2020年煤炭产量年均涨幅在2%左右,到2020年预计在39亿吨左右。
但总体来看,中国煤炭行业的产量和消费量的下滑是大势所趋。2017年3月份,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调节局称,不再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减量化生产,使得2017年煤炭同比出现大幅回升,对比数据来看,将回归到2015年的水平,预计2017年煤炭产量在36.5亿吨左右。
煤炭在生产、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的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问题得到高度重视。4、政策调节方向分析煤炭行业发展趋势分析,近期,国家出台多项政策,如深化资源税改革、能源审批权下放、限制低卡低质煤炭进口等,有助于缓解行业压力,提升企业盈利水平。
本文由事不宜迟网发布,不代表事不宜迟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riycl.onlinekreditetestsiegergerade.org/35917/9029.html